记者查阅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数据发现,2011年我国就成为全球第一大食品农产品进口市场。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各类肉进口总量484.1万吨,水产品进口量626.5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8%和19.9%。今年受疫情影响,为保障市场供应、稳定价格,我国进口肉类仍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1至6月,我国肉类(包括杂碎)进口475万吨,相比上年同期增幅达73.5%。可见,进口食品已经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
受访专家认为,防范进口冷链食品疫病传播风险,需从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三方着手,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近期以来,全国海关进一步严格口岸检验检疫,针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了新冠病毒风险监测。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毕克新透露,海关总署加强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一是坚持关口前移,要求向中国出口冷链食品的全部105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部门做好预防措施,保证输华食品安全;二是开展远程视频检查;三是针对近期一些国家肉类水产品企业发生聚集性感染疫情,采取暂停其产品进口等措施。
“在进口食品入关检验检疫过程中加强病毒检测是必须的,是预防新冠病毒从进口冷链食品渠道传入的重要举措。”姚卫蓉建议,一般检测是抽样检测,做不到样样检测,未来可以视情况考虑加大投入,做到类似武汉全民筛查那样的核酸混样检测。
进口冷链食品入关后,在运输、销售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副司长党倩英介绍,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发布公告,对提供冷藏冷冻食品贮存服务业务的机构提出了备案要求,明确食品生产经营者要对冷藏冷冻食品贮存和运输服务提供者进行审核、监督和过程管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督促落实主体责任,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加工制作规范,以及餐饮具清洗消毒等要求,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在选购和处理进口冷冻食品方面,消费者也需要做好自我防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李宁建议公众牢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做好食品安全的五点要求,即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保持食物的安全温度、使用安全的水和食材。
姚卫蓉提醒,在购买冷冻食品时要戴好一次性手套,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到家后,可以先放入具有杀菌功能的家电内进行杀菌,或者将冷冻食品用75%酒精消毒晾干后再放入冰箱冷藏;在接触和处理完进口冷冻食品后,立即洗手消毒。“只要防范得当,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享用进口食品。”
转自:都市快报
热品推荐
Hot product